安全,是企业生存的关键。质量,是企业发展的前提。生产企业应如何去管安全,去抓质量?又该从那些方面着手?这是不少企业面对的管理难题。大家不妨从以下方面着手试试。
首先,管安全,抓质量离不开监督检查
监督检查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被检查部门提升安全与质量绩效,保护被检查部门在安全与质量方面的利益,只要始终宣贯这个原则,始终坚持这个原则,被检部门者一定会有感于监督检查部门,因为没有谁心甘情愿与自己的利益结仇,所以,要想保证安全与质量的检查效果,务必要做到:检查过程中与被检查部门说话有力度;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要有力度;对检查结果的判断与下结论要有力度;对检查结果的评优评先要有力度;指导纠正被检查部门存在的不足要有力度;跟踪验证问题整改的效果要有力度。
安全也好,质量也罢,都离不开监督检查。如何保证监督检查的效果?如何提高监督检查的质量?这是每家企业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,唯有思路清晰,思考明白了,才会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。所以,不论是安全生产检查,还是质量工作检查,一定要有方法,有力度,客观公正。做到了就是做到了,没有做到就是没有做到,合规就是合规,不合规就是不合规,不能在检查过程中出现含糊其辞的情况,更不能在检查过程中出现模棱两可的判断;对于该肯定表扬的要予以肯定呵表扬,该批评纠正的要敢于大胆说出,坚持“对事不对人”的原则。切忌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出现不敢说、害怕说、说不清、说不透的情况,这样会导致被检查者根本不把监督检查当一回事;切忌出现不敢下结论、害怕做判断、不敢提要求的情况,这样会导致监督检查永远处于被动的状态,搞不清谁检查谁,导致事与愿违。
其次,对原则要斗硬
适用的安全和质量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范、准则就是原则,若对这些原则一贯让步,就等于没有原则,没有底线,那么安全和质量就无存在价值和意义,因为任何人都可以不把安全和质量要求当回事。所以,管安全、抓质量,离不开建立系列管理制度,离不开适用的标准规范。建立系列管理制度只是第一步,如何让制度和要求有效地持续运行、落实才是坚持原则的真正目的。纵观国家发布的法律法规或标准规范,最后一个章节都是法则或法则,为什么?就是在维护法律法规或标准规范的尊严,强化法律法规或标准规范的原则,明确告诉任何人都不可触犯。所以,管安全、抓质量过程中,同样需要明确违反安全质量制度、标准、规范需要受到的惩罚或需要承担的责任,以便在公司内部让全体员工树立安全质量的底线意识。
第三:有效地沟通和交流
要想在公司内部做好安全、管好质量,自然离不开要与各部门予以沟通交流,更需要在公司内部开展安全、质量方面有效的培训。不论是沟通交流安全与质量,还是培训安全与质量,一定要有效。就是要做到观点要有充分的依据;举例要有充分的证据;讲解前后逻辑一致、简单明了、可信,让人觉得靠谱。这样才能提高监督过程说话的质量与效果。所以,要想在公司内部做好安全、管好质量,不仅要关注公司内部的安全状况与质量状况,更要关注外部与公司有关的质量与安全状况,还要关注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,同时要关注客户、政府监管部门对公司安全、质量的要求,将这些要求或事例,作为沟通与培训质量、安全的依据或证据,强化在安全、质量方面沟通交流的有效性。
第四:宣传感染
不论是推行生产安全,还是促进质量管理,少不了宣传作为辅助手段,强化推行效果,以确保安全系统与质量系统在公司内部得到有效落实形成常态化。但并不是有了宣传,就能实现效果,必须要保证宣传有广度,要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,策划确定宣传的内容、方法,确保宣传的内容能覆盖到公司的各个层面,能涉及到公司的各个部门,才能在公司内部实现全员参与的安全与质量文化。所以,在策划确定宣传时,既要考虑现场的人员,又要考虑管理部门,既要能引导中层管理人员的认知,又要能引导高层领导的思想,既要考虑公司上游对质量、安全的影响,又要考虑公司下游对质量、安全的关注,既要考虑影响质量、安全的内部要素,又要考虑外部(顾客、政府)对公司质量、安全的关注度,因为内部是负责落实和执行,外部是提供要求和期望,如公司不满足外部的要求和期望,必然导致外部对内部的不满意,这样自然就会引起公司的重视,外部对要求和期望的满意决定了公司的声誉、利益、生存。
第五:指导有方
无论是推行质量体系有效运行,还是强化安全生产体系落地,并不是建立了系统就能落实,因为从体系的建立到落实,中间需要经历很多步骤,比如:体系的培训、学习;体系的监督与指导;体系的疑惑解答;体系建议的响应;体系运行发生争议的沟通;体系执行的指导这些都需要到现场予以指导,在指导过程中,有耐心,讲方法,有温馨,以防止在指导过程中引起被指导方的抵触、抗拒,唯有这些耐心、方法和温馨,才能赢得被指导方的理解、接受、消化、配合、执行。
第六:面对问题,多问“五个为什么”
推行质量与安全体系运行过程中,肯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合规的情况。如何防止类似的不符合再次出现?如何确保不符合的整改彻底到位?如何找到不符合发生的根本原因?这需要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共同参与,多问 “五个为什么”,而不是主管人员去冥思苦想,根本原因找到了,才能采取有效的纠正,对纠正措施才能防止下次类似不符合的发生。
第七:领导作用
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安全、质量管理部门的坚强后盾,只有企业主要负责人重视,企业上下安全、质量管理意识才能得到统一提升,主管安全、质量的部门和职能人员才能有效发挥作用,对质量、安全体系运行过程中的难题才能有效得到解决,并更有效促动安全体系、质量体系在公司内部的推进效果。
精控:周瑜成